经典回顾/Traditional Program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回顾 > 经典回顾
关注海洋安全形势 坚决维护海洋权益
——“江苏中心”理事会学术讲座交流纪实
发布时间:2014/10/8 

讲座现场

9月23日下午,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在十朝历史文化园举办《当前我国海洋战略安全形势》讲座,邀请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战略学教授张晓林主讲。理事们积极参加,一些理事伴侣应邀参加讲座,连同秘书处同志共约30人出席。参加讲座的还有副理事长王德超,理事王永顺、王忠连、王树卿、王野翔、文和生、尹荣尧、仲兆林、刘绥芝、朱斌、江月、吴鹓筠、陈国欢、邵永雷、邵希平、赵治平、柏志英、晏明、徐善、蔡玉洗、潘宗白。高德正理事长专程从苏州赶赴南京,出席讲座。讲座由姚志强副理事长主持。
张晓林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海洋形势非常严峻,他说,海洋问题,是我们国家安全的一个重中之重。十八大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十八大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加了一个感情色彩非常浓烈的词“坚决”,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十八大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更加坚定。说明国家未来的方向往哪儿走?向海上去。今天对于海洋的争夺,跟过去不一样,过去是家门口这片海洋,今天是全方位、立体的,甚至到地球终端的北冰洋,都变为争夺的热点。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由北到南四个边缘海,北海、黄海、东海、南海,岛屿数量六、七千,岛岸线一万四千多公里长,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中华民族面向海洋的空间比面向陆地的空间更为广阔。而实际上,我国海洋问题,从黄、渤海,到东海,到台海,到南海,从近海到远海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问题。

 

姚志强副理事长主持

接着,张教授分别从东海钓鱼岛问题、南海黄岩岛问题、南海南沙群岛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他向理事们详细介绍了钓鱼岛引发争议的来龙去脉:钓鱼岛属于中国,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争议。但是近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1月,日本乘机占领钓鱼岛,1895年4月,钓鱼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也割让给日本。一直到1945年10月,太平洋战争结束,日本战败,中国是战胜国,依据对日作战一系列条约,收回被日本抢占的领土,收回台湾,当然包括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这是历史的结论。但是,1946年,内战爆发,三年战争,国民党倒台,新中国建立。国际上,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从战争中打击日本到战后扶持日本,美国利用日本位于西太平洋的有利形势,在日驻军,在海上封控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掌控琉球群岛,把钓鱼岛作为海上打靶的靶场,一直持续到1971年,美日之间签订条约,把中国的钓鱼岛包括整个琉球群岛行政管辖权交到日本手里,引发了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议。也由此引发了遍及世界各地华人的保钓运动。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外交谈判,那个时候,中苏关系破裂,我们对钓鱼岛问题采取“搁置争议”,甚至包括正式放弃对日的战争索赔,来缓和中日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钓鱼岛问题不断地显现出来,这是因为,一、钓鱼岛周围是东海南部,是大陆渔民、台湾渔民的传统鱼场,打鱼都是打到钓鱼岛去,日本控制钓鱼岛之后,驱赶中国渔民,我们知道渔民失去渔场,就像农民失去土地,牧民失去牧场一样,面临生存问题。二、日本对当年发动侵华战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罪行不予悔过,日本某些首相更是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国民间强烈的反日情绪。钓鱼岛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再搁置。目前,中日双方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两强相争,一山二虎,是地缘对峙的关系。2012年,日本挑起事端,石原胜太郎发动整个日本捐款购买钓鱼岛。同年9月,日本政府直接出资收购钓鱼岛,把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被日本国有化,意味着日本随时可能在钓鱼岛驻军,如果日本在钓鱼岛驻军,我们整个东南沿海海上的军事活动都可能被日本有效监控。日本如果控制了钓鱼岛,整个日本增加的海域面积将达到30多万平方公里。这块领域里面有什么?渔业资源。更重要的是什么?石油天然气。根据专家估算,石油储存量是30亿到70亿吨之间,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的出产量,整个东海的石油储存量是100多亿吨,相当于三到四个大庆油田。钓鱼岛归谁所有,对我们来说还涉及到一个中国海军进出远洋通道的安全问题。所以钓鱼岛的经济、军事、政治价值极为巨大。中日东海之争,钓鱼岛之争,本质上是什么?是一个国家的能源资源之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争,是主权之争。东海钓鱼岛,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没有退让余地。日本把钓鱼岛国有化,我国立即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作为对日反制的措施。以前领海基线没有公布,领海范围到底在什么地方?模糊。但是领海基线公布之后,解决了我们维护钓鱼岛海洋权益的法律依据问题,解决一个有法可依的问题。我们过去是民间的渔船、保钓船进入钓鱼岛,2012年之后是直接代表国家政府的海上执法力度的海监船、渔政船,现在统一为海警船,直接进入钓鱼岛的领海,显示对钓鱼岛主权的管辖。从2012年9月到现在,对中国来说,已实现了钓鱼岛巡航的常态化。去年11月,我们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进一步对日施压,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涵盖在内,显示我们对钓鱼岛主权的决心。
  张教授认为钓鱼岛的问题很复杂,平台虽小,但是涵盖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三国四方,不能简单通过打一仗来解决问题。他说,钓鱼岛有争议,当初是因为美国把它交到日本手里,根源在美国。现在,美日是战略联盟关系,今年上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发表正式声明,钓鱼岛适合美日安保条约,那就是说如果中日因为钓鱼岛爆发冲突战争,美国必然介入,但介入到什么程度,又要看中美之间的关系。钓鱼岛还涉及第四方,台湾。钓鱼岛属于中国,与台湾密不可分。之前民间的保钓运动主要在台湾和香港,而不是中国大陆。也就是说,钓鱼岛这个平台,我们要运作得当,形成一个两岸三地同心保钓的机制。它会给我们什么效应呢?拉近两岸距离,促进国家统一。但是台湾岛内政治很复杂,台独的根子很深,根子在日本,要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我们要往这个方向去走。当前对待钓鱼岛,就是要凸显争议,迫使日本承认,钓鱼岛跟中国有争议,要坐下来谈钓鱼岛问题,但是在核心利益上没有退让余地。中国是一个友和国家,进入21世纪,大国之间避免战争对抗,和平发展是主旋律。但是,我们又要做好应对钓鱼岛突发事件的准备,做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的全方位的准备。

 

张晓林教授在讲课现场 

关于黄岩岛,张教授首先从它的天然优势讲起:黄岩岛是中沙群岛的一部分,不同于钓鱼岛,是珊瑚岛礁,从海底生长出来的露出海面的环形礁盘,中间是泄湖。黄岩岛的形状和南京的明城墙很相似,南京明城墙里面的面积是43平方公里,黄岩岛的泄湖是1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老南京城墙里面那么大,再加上四周的礁盘,达到150平方公里。外海风大浪高,一到礁盘就被挡住,泄湖里面风平浪静,渔船可以到里面打鱼避风,军舰可以到里面避风,这是什么?一个天然的大型避风港,战略价值非常大。改革开放后,我们多次组织科考队登上黄岩岛进行科考,进行海上无线电测向,当年留下很多照片。中国关于黄岩岛的争议主要对手是菲律宾。菲律宾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理由是:一、黄岩岛离菲律宾很近,在菲律宾200海里专属区范围内,离中国是600到800海里左右。岛屿的主权,要看历史上谁发现,谁控制。远近不是根据。二、菲律宾过去是美国的殖民地,战后菲律宾取得独立,但是美军依然在这里驻军,越战时期,美国人把黄岩岛做为靶场,后来美国人走了,菲律宾称要把黄岩岛收回来。2012年4月10日,我们十几条渔船在黄岩岛打鱼,菲律宾的军舰发现了,开过来堵口子抓我们的渔民,我们国家海洋局两条海监船,在附近巡航,闻讯赶来,保护了渔民的安全,同时也把中菲这些年关于黄岩岛的争议,一下子从台下推到台上,双方谁都不退让,都在看住黄岩岛,面对面的对峙,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是一个纯偶发事件。4月份、5月份、6月份,南海温度升高,台风生成,黄岩岛是南海台风北上,经常经过的一个路径的海域,菲律宾的船小,船破,后来顶不住,撤走了,我们的船从4月10号一直坚守在黄岩岛,直到此时此刻,菲律宾也承认黄岩岛被中国控制了。在黄岩岛的问题上,我们不承认跟菲律宾有争议,没有谈判余地,就是中国的。南海东北部一片海域,包括黄岩岛在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黄岩岛的价值,不言而喻。再一个,台湾南端是巴士海峡,穿过整个南海,经过印度洋,到中东,到欧洲,这是什么?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海上航线,大家都从这儿走,不管你是商船,军用,还是航母舰队,从西太平洋去印度洋都要从这儿走。台湾对巴士海峡的控制能力不言而喻。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因此海上航线和控制能力对中国来讲是最为重要的。
  讲到南海南沙群岛的问题时,张教授特别提到了南海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他说,南海,全称南中国海,是中国最南的海,最蓝的海,最深的海,地理面积最大的海,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海,也是与中国的发展强大,复兴,崛起,关联程度最紧密的海,但是它又是海洋形势最为严峻,最为复杂,海洋权益遭受周边国家侵占,损失最为严重的海。南海的面积达到350万平方公里。南海有着不同于其他海的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战略中心,是一个必争之海。第一,从地理上说,南海是一个地中海,是被许多陆地岛屿国家所包围的一片海域,又有海峡、水道与外延相沟通。东盟十个国家,八个在南海,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对着南海。举个例子,北京的四合院,一个院子里7、8户人家,都对着中间的院子,院子中间的场地就是“地中海”,每家门口都有一块,每家都想多占一块。第二,随着中国及南海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日益凸现,现在马六甲海峡的海道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每年经过它的船只有十多万只。我们石油进口、货物出口都从马六甲海峡走。第三,南海的资源蕴藏丰富。南海石油蕴藏五、六百亿,相当于十几个大庆油田。越南很穷,但是有两样东西不穷,一是大米,二是从南海开采的石油,卖出去换为外汇,再买飞机、军舰,和中国争夺南海。南海边上的马来西亚,过去又小又穷,现在富得流油,被称为“东方的科威特”,人均GDP五万美元。它是怎么富起来的?90%的经济都是靠在南海开采的石油。张教授还认为,讲南海,不讲历史不行,必须讲历史。当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占领了南海几大群岛,中国作为战胜国,打败日本,从日本手里收回被日本所占的南海的岛礁。当时南海周边这些国家不是国家,是殖民地。殖民地在国际法上不具备法人地位。日本投降,在密苏里战舰上签字,有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没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因为他们不是国家,不具备法人地位,没有签字权,连战胜国的身份都不具备。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表述,我们中国在南海拥有绝对的主权。
  在南沙问题上,张教授认为越南是主要的争议对手,中越之间存在的问题最多,也最复杂。原因有二:一、越南是南海周边军事实力最强的,到现在还是全民皆兵,都带武装。二、越南是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申诉胃口最大的。其他国家都说南海南沙的一部分是自己的,越南说都是他的。过去,越南需要中国支持的时候说,西沙、南沙是中国的,但是统一之后,说西沙、南沙都是自己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最南端的郡,就是越南的北部,后来分出去了,依然是附属国,向中国朝贡。越南这个名字也是明朝的皇帝起的。冷战时期,中国无偿援助越南,为越南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来中越关系破灭,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从50年代抗法援越,到60、70年代抗美援越,中国无偿援助越南200多亿美元,50年代到70年代的2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可以说是倾其所有,结果在南海问题上,越南成为我们的主要对手。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在国际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1946年,对日作战胜利,《中华民国南海图》明确划分了与周边国家的国界线,后来出版的西方地图也把这个画上,表明这是中国的南海。70年代,因为发现石油,周边国家纷纷抢占南沙的无人岛礁,当时我们处于文革内乱,无力顾及,也无暇顾及,一直到1988年,国内相对稳定,才顾及到南沙,但是等我们过去的时候,露出水面的岛给人家占满了。越南侵占我们南沙29个,菲律宾9个,马来西亚5个。人家占点连线、成片扣面。我们占着最小礁盘,星星点点,仅仅是一个存在而已。这些国家提出南海归他们的理由是依据海洋法,海洋法1994年生效,我们的历史依据是1946年画的这条线,早于海洋法48年。历史上,我国对这一块海域行使主权,后来的法律不能改变。

 

高理事长在现场提问

在张教授讲完后,请大家提问。高理事长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今天听了张教授讲座,感到得益非浅。你讲得很精彩。我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你在讲座中特别提出,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都涉及与台湾合作对外的问题。这也是近期以来我学习海洋战略中的一个疑惑难解的问题。与台湾合作对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大事。请教张教授如何才能做到合作对外。
  对此,张晓林教授说,这两年海洋问题一凸显之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最终解决海洋问题就是解决两岸合作的问题,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在08年以前,李登辉、陈水扁搞台独,我们以打压台独为主。现在面对海洋问题,我们要给台湾一个讲话的平台,一个讲话的机会。两岸应该更多地消除隔阂,走得更近一点。但是,要做到这一步也确实不容易。台独的根子很深,根子在日本。日本在近代统治台湾50年,对台湾的影响非常大。台湾的原住民当中,皇民化倾向比较严重,李登辉还有李登三郎的日本名字,他上的日本学,读的日本书。所以两岸怎么共同维护海洋问题,就涉及到台独的问题,对台独永远不能够放松。公开的台独是必须要打压的。但是又要在经济上拉住台湾,多多吸引台资,多做工作。台湾在太平岛上建有机场,一旦有事,我们如何利用太平岛?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两岸应该共同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增加合作,解决问题。
姚志强副理事长说,我听了以后,我觉得有三点收获,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澄清了我们一些模糊认识,讲得非常精彩。
最后,高理事长代表“江苏中心”理事会向参加讲座的全体理事致意,并表示感谢。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