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Council
理事长
理事长会议
顾问
监事
理事风采
理事动态
理事会活动
理事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理事会 > 理事动态
卅载奋斗谱华章 明日再创新辉煌
——弘业集团30年发展历程回顾和展望
发布时间:2009/9/10 所属类别:理事动态

   

令人叹为观止的四大名柱。

    在新中国迎来60华诞之际,弘业集团也迎来了建司30周年的喜庆日子。

  回首往事,弘业集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风雨坎坷中走来,既是奇迹的亲历者,又是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展望前程,弘业人信心百倍、壮志满怀。

  改革:困境之中走上新生路

  人们不会忘记,新生的“江苏工艺”先天不足,身负沉重的包袱。面对困难,弘业人依靠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历史,缔造了困境中走向新生的奇迹。

  1979年8月15日,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苏分公司宣告成立,成为弘业集团最早的前身。成立之时,公司仅有71人,经营7类小商品,办公地点是在租借的南京市白下路1号的小半层楼内,当年出口额只有589万美元。30年后,已发展成拥有几十家子公司和数千名员工的综合型集团企业,综合实力在全国工艺品行业首屈一指,2008年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

  面对如此辉煌,又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优秀企业,也曾经面临发展困境。

  把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司成立之初,当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对外贸实行统一经营、统负盈亏,外贸以创汇为主要目标,允许企业有政策性亏损。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使公司逐渐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吹中华大地,外贸经营体制也发生深刻变化,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公司原有政策优势逐步丧失,行业竞争加剧。就在这时,受“下海潮”冲击,公司近三分之一业务人员离职,业务大量流失,企业难以为继。

  1992年,以刘绥芝(“江苏中心”理事)为“一把手”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受命于危难之时。他们清醒意识到:不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随之迅速更新观念,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每个业务员均实行单独核算,奖金与经营业绩挂钩。细化财务核算,逐步完善“公司—业务部—商品组—业务员—运编号”五级核算体系,及时准确地反映每个业务员的经营状况。综合部门也采取积分制,按得分多少发放奖金,彻底打破“大锅饭”。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全体员工每年一次上岗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员工的升降去留。动态管理破除了“铁饭碗”,员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同时对中层干部“一年一聘”,建立起“能上能下”的全新用人机制。

  1994年3月,经江苏省体改委批复,公司开始股份制改组试点,更名为“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次改革,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进一步增强了全体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使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和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新型外贸企业。  

  在股份制改造基础上,公司领导班子敏锐觉察到,挂牌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是历史性机遇。其后的决策和行动抓住了这一最重要的机遇,从而翻开了公司成长史新的一页。

  一切源于改革,弘业集团终于走出困境。1995年,公司在全国最大出口企业排名中列第142位,工艺品出口企业第5位,在江苏省财政厅组织的1995年省级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比中列第3位,公司还被授予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特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创新:突破崛起的“金钥匙”

  当刘绥芝和他的班子提出上市的想法时,很多人并不理解。然而,他们没有因为质疑而止步,他们做到了!此后,弘业屡有创新之举,也每每听到不同声音,然而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勇气,弘业人牢牢抓住了那把突破崛起的创新“金钥匙”。

  市场经济,不进则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步走向新生的“江苏工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何才能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再上新台阶?时任公司总经理的刘绥芝经过长时间思考与探索,认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行业优势,走一条具有工艺行业特色的经营之路:实施精品发展战略,使经营品种向深加工、精品化转变,经营思路向实业化延伸,甚至向资本市场、房地产、服务业等领域拓展。

  然而,大事小情千头万绪,资金从哪里来?一个念头在刘绥芝脑中闪现:股票上市,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那是1996年,大多数人对股票还相当陌生;对于企业来说,股票上市更是遥不可及。然而,弘业人想到了,弘业人更做到了。1997年9月,公司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的“江苏工艺”资产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精品战略也初战告捷,公司设计制作了香港回归贺礼《归程》、国礼《克林顿全家福》等一批艺术精品,举办多次艺术精品展,名声享誉海内外,崭新的企业形象令同行瞩目。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使企业在上市后更快地向多元化、实业化、国际化发展,公司顺应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大趋势,又一次解放思想,奋勇争先,做出历史性的决定——成立集团公司。1999年,“江苏工艺”以自我裂变而成的江苏弘业国际集团正式成立。

  弘业人秉承“越挫越奋,勇往直前”的工艺精神,适时注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新内涵和新准则,构筑起新时代的新企业精神。在新的平台之上,弘业集团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目标明晰、定位准确。经过10年发展,初步成为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高科技投资与期货、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四大主营业务板块为主体,主业突出且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迅速发展且健康和谐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进出口贸易是弘业集团的传统主营业务,也是商品经营的主体。面对几近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恶化的贸易环境,弘业人提前应对,以改革创新重振外贸雄风。公司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在不改变国家股权的基础上让业务人员适当持股,动态调整股权,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为业务发展创造体制环境。公司适应市场发展,大力调整商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经营品种达40多个门类数千个品种,产品结构也从传统的轻工工艺类发展到户外运动、船舶机电等新类别。公司还着力围绕重点商品,加强货源基地建设,构筑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板块,从传统的外贸中介向工贸一体化转变,向价值链上游延伸。近两年,在全国外贸行业普遍困难形势下,弘业集团的进出口却保持良好上升势头。2008年,实现进出口5.3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8%。特别是今年以来,外贸出口依然保持了强劲增势。

  在投资与期货领域,弘业集团走在了省属企业的前列。1998年,公司果断收购金陵期货并改组成立弘业期货,目前营业部总数已达20家,连续10年利润情况保持江苏省第一,规模和效益国内处于前列,已将上市列入计划;2001年,弘业集团前瞻性地斥资整合3000多万元迈向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成为江苏首家企业办风险投资公司,已投资多个项目,一个项目成功上市。

  房地产开发领域,弘业集团走出一条具有文化品位的特色开发路线。2001年,集团大胆进军房地产业,成功推出高端精品楼盘———爱涛·漪水园。目前爱涛置业公司已具备多项目运作能力并正在溧水、雨花、江宁等地继续进行科技项目的开发。弘业集团旗下爱涛物业公司也成长为江苏物管业的龙头企业。

  文化产业是集团最具特色的经营内容。上市之初,公司就投资兴建了爱涛艺术馆。2006年,又一次投巨资兴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十大重点文化设施之一的爱涛艺术中心,成为国内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当代工艺精品专业馆。2007年初,爱涛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江苏省工艺美术馆”,并被授予国家文化部中西部艺术交流基地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基地的重任。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集团的品牌战略,旗下“爱涛”品牌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名牌”,并被商务部评为“中国出口名牌”。

  从历史最低谷时期的几乎一无所有甚至负资产,到如今总资产超过60亿元,弘业人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神话!回顾这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弘业人在创新中历练、提升、发展、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责任:做社会的“健康细胞”

  在弘业,人人皆知的除了十六字弘业精神,还有董事长刘绥芝提出的“两个健康细胞”理念,即“职工要做企业的健康细胞,企业要做社会的健康细胞”,这是弘业人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弘业集团社会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理念,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科学、健康、和谐等新元素。

  弘业人清楚:弘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饮水当思源。弘业的责任意识首先应落实在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让国家、社会、员工、客户和所有合作方从中受益;其次还应体现在对社会的慷慨回报上。

  弘业集团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弘业人的赤子之心,一组组数据是最好的注脚。到今年7月底,集团总资产额超过60亿元,国有净资产近6亿元,如考虑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市值变现,集团国有净资产已超过12亿元。集团经营和收藏的一大批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爱涛艺术中心馆藏的2700多件艺术精品,已从购入价2788万元升值到了5-6亿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后期的增值空间仍非常大。同时,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工艺美术精品馆,爱涛艺术中心本身就是一件“惠泽后人、流芳百世”的传世巨作。

  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不可估算。近几年,弘业集团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在5000个左右,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直接合作企业上百家,惠及成千上万个家庭。弘业集团将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传统工艺人才聚集在一起,为其创作和创新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重任,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

  集团还坚持回馈社会,近年来每年上缴各项利税超过5000万元,此外近几年的捐赠、扶贫、援藏等各项公益性支出超过500万元。弘业人和他们的企业用爱心塑造起健康和谐的企业形象。

  使命:打造百年强企

  历经市场洗礼的弘业人,又站在了信息化、全球化的新起点,他们对未来有雄心更有规划,要再用一个30年乃至更长时间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他们眼里,百年弘业不是梦想。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一艘满载着弘业人努力与梦想的巨舰正在启航。

  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弘业人已经装点行囊,准备新一轮启航。

  外贸业务方面,弘业集团正凭借多年积累的商誉和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计划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着力创新业务模式,再造运营流程,调整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品牌商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出口,带动一般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做精做强做大进出口贸易,跻身强势发展的出口企业群体。

  弘业人也没有忘记振兴江苏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将以爱涛艺术中心为平台,在艺术品收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营销网络,向公众普及中华传统艺术精品,培育、营造一个新的市场。同时,发掘、培育优秀工艺大师,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弘业集团将加快发展科创投资和期货经纪,打造一流的期货企业,同时推进科创投资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房地产开发板块,立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自身品牌定位和经营管理模式,立足南京并向周边扩散,争取走出去到国外开发。

  卅载奋斗谱华章,明日再创新辉煌。因改革而重获新生,因创新而突破崛起,因责任而勇挑重担,因使命而再上征程,弘业集团有如展翅的雄鹰,目光敏锐、坚毅果敢、韧劲十足,他的视线早已投向更遥远的地方,那里有他追求的梦想!

 

2009.9.3新华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