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文化动态
活动预告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动态
国际奖情结,源于文化焦虑
发布时间:2010/3/3 所属类别:文化动态

如施如画 绘

         国人近年来特别热衷于“国际奖”。获得外国奖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和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追求,大到全球行业性奖项,小到智商评级,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本报选登两篇时评,读后也许能清晰地看清国际奖情结的症结所在 ——

  有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时代已经如风逝去,但“外国奖”比“中国奖”吃香的时代,却依然轰轰烈烈。

  老实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到国际舞台上去露露脸,拿个奖回来,这本是件好事,也算为咱中国人争了光,为祖国争了气。如果在改革开放前,咱中国人不要说去国际上拿奖了,就是出一趟国也不容易。而再往前,放在“文革”期间,那时只要同外国人有点干系,就有可能同“里通外国”的罪名画上等号,使人避之不及。所以,有志气到国际舞台上去拿个奖,精神可嘉。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在适度之中拿“国际奖”是好事情,过度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据说,因为中国人热衷于拿“国际奖”,使一些“国际评奖机构”应运而生,甚至在日本以及欧美相当多的国家里,专门为中国评奖已成为一个独特的行业。说白了,这些评奖就是赚中国人钱的机构。你需要“国际奖”吗?缴钱就给。过去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现在有些外国的评奖机构就是“拿人钱财,给你所爱”。结果,掺水的国际奖项层出不穷,真真假假,让人雾里看花。

  一些所谓的“大奖”,了解底细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一种“自弹自唱”。某些海外的不法社团,与国内文艺界或商界的某些人内外勾结,收了钱后,便组织一个规模很小、名头却很大的“全球性”评奖,然后把缴钱者保送上位,等钱、奖两讫后,剩下的事就是“获奖者”的王婆卖瓜了。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名头很大的“国际奖”,千万不可被其华丽的外表迷惑,可能其中的水分是大大的。比如总部位于丹麦的“未来创意奖”,其主席格拉维森说,他刚开始创意出这个奖项时,还有些忐忑不安,底气不足,可没想到他的那些拿到奖项的中国朋友告诉他,“未来创意奖”帮助他们的产品在国内闯出了名气。为此,格拉维森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由于“国际奖”比“国内奖”吃香,所以目前在中国,“国际评奖热”烧及的领域已相当广泛。一些制片人、导演热衷于拍一些所谓的“博奖影片”——我们常常听到××影片得了“××国际大奖”,可片名却压根儿没听到过,一了解,国内还没有公映呢!前几年中国出了一名“才女作家”,当初就是靠一次“海外征文第一名”出名的,后来有人一了解,原来她所在的赛区一共只有两名参赛者,这个“第一”的含金量就可想而知了。

  “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是我们形容那些为了取悦大众,抬高自己身价者的伎俩。说穿了,是这些人底气不足,要靠“脸上贴金”来展示自己。而目前有些中国人热衷“国际奖”,也是一种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其内在本质是一种文化焦虑。一方面,他们急切地想向外界证实自己的文化有多么优秀,历史有多么悠久;而另一方面,却把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愚昧、落后、糟粕拿出去展览,企图凭借这种所谓的“地域特色”、“疮疤文化”来吸引外国人的眼球,博一个所谓的“国际奖”。说穿了,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其实就是要讨好、取悦西方的文化。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的自信心也在逐步提高。在这种时候,主动摒弃有水分的“国际奖”和“国际奖情结”,追求实实在在的“国际效应”,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心,对各种“国际奖”采取适当追求而不刻意夸大的态度,始终怀着一颗平常心,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就会更加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杨新元

转自新华日报,2010.3.3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