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沙龙/Art Salon
书画长廊
音乐之声
摄影之窗
戏曲采风
音乐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理事会 > 音乐之声
潘振声
发布时间:2009/6/1 所属类别:音乐之声

人物介绍
潘振声(1933年1月18日~2009年5月14日 ) 蒙古族作曲家。生于上海,1991年调任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1995年退休。主要从事儿童年音乐创作。曾任音协宁夏分会主席、宁夏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常务理事等职。曾荣获“全国优秀少年工作工作者”的称号。五十多年来,潘振声创作了大量儿童歌曲,已在全国各地报刊电台发表了一千余首,主要作品有:《小鸭子》《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好妈妈》《春天在哪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本世纪又以《古诗新唱》《56个民族新儿歌》赢得盛誉。音乐理论著作《少年儿童歌曲创作漫谈》在国家级期刊连载,有个人歌集《小喇叭歌曲100首》,录音带、唱片、VCD《儿歌大王》等累积问世已达二百多首。他被人们誉为当代“儿歌大王”,并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手稿赠予上海公安博物院,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在潘振声生命的最后几个年头,他仍在为我国的儿童音乐事业操劳。
2009年5月14日22时10分,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家潘振声因脑血栓在南京逝世,享年76岁。
    
晚年的潘振声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是他却一直在为儿童歌曲操心。前几年,看着现在孩子们唱歌满口“情爱”,潘振声的心里很着急:“青春期容易萌发情愫,不是不可以,但你不要拿艺术作品去催化激发他。”
退休后,潘振声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作,他幽默地说自己从“专夜作家”变成了“专业作家”。他花了4年的时间,为全国56个民族的孩子们都创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歌。他还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添置了一套录音制作设备。新作《好日子》更是紧扣时事,专门为打工者的孩子创作。

《一分钱》“一分钱不要”

  潘老的家人给记者讲了一个“一分钱”的故事。《一分钱》太有名了,为此潘振声有了“一分钱爷爷”这个雅号。当时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都在学雷锋。潘振声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来信邀请写一首歌。当时他在一所小学当大队辅导员,办公桌上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放满了孩子们捡到交上来的硬币。那时孩子们排队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维持交通秩序,孩子们经常走出校门很远了,还回头和交警挥手喊道‘叔叔再见!叔叔再见!’潘振声于是将这两个场景融合起来,创作了《一分钱》这首歌。后来上海公安博物院成立,找潘振声要当年的那封约稿信及《一分钱》曲谱。对方开出了20万的收购价,结果潘振声说:“孩子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份手稿,我当然也要交给警察叔叔,一分钱不要!”后来经中国文物局鉴定,《一分钱》的手稿、曲谱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此外,他创作的《春天在哪里》,也成了世界儿童乐坛中的“世界名曲”。他曾获得中国唱片公司“金唱片奖”等重量级奖项,被人们誉为当代“儿歌大王”,并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贴。
  赋诗一首提前总结一生  
创作了一辈子儿童歌曲,但看着现在孩子们没有可以争相传唱的歌,每次看到一些歌唱比赛上孩子们唱着大人的歌,满口“情爱”,潘振声就觉得忧心忡忡。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作。老人的工作台被他花光全部积蓄购置的录音制作设备占去了大半,原来一贯追求时尚的潘老晚年还在跟一帮年轻人学习制作CD,把录音棚搬到了家里。“他跟年轻人不耻下问,认真做笔记,还自己做了一个使用指南,”《老鼠爱大米》等网络歌曲也被潘老刻录进了他的教材。在家人的心目中,潘老还保持着一颗童心。“老爷子不落伍,一些时尚的东西他都能接受。他平时在家经常也会玩连连看、泡泡龙等小游戏,因为比不过我妈,还着急上火,晚上不睡觉用掌上机‘苦练’。”
桌上随意摆放着一些音乐样带,似乎老人只是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忙别的去了,随时还会回到这里来。除去《小鸭子》、《一分钱》、《好妈妈》、《春天在哪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脍炙人口的儿歌之外,潘振声在本世纪仍然创作不息,晚年还去各地采风,历时4年积累出《56个民族新儿歌》等作品,“没看到《56个民族新儿歌》出版应该是他的一个遗憾,”马莉说,就在今年老人还要出一本自传,但这些都成了未竟的心愿。
在潘振声的一本退休证件中,记者找到了他亲笔所书几行字,“童年家穷皮包骨,少年岁寒当学徒,青年得志遭厄运,壮年有家不幸福,老来伏案何所求,一生无愧大丈夫,”老人借这首写于90年、重抄于06年的诗提前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据悉,潘振声的一位老友去世时,追悼会上循环播放着老友生前的代表曲目,当时潘振声就对家人说,“我死了就放《一分钱》和《春天在哪里》吧,”昨日家人也在忙着把潘老的5首代表作刻录成碟子,预备在告别仪式上,用孩子最纯真的歌声告慰老人在天之灵。“我们还准备把《春天在哪里》的五线谱刻在老人的墓碑上,毕竟这是他留给大家最宝贵的遗产”。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